不解风情 发表于 2003-1-15 00:00:00

恶性通胀: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货币崩溃史

货币的定义,本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严格地说,货币不算作是“财富”,因为货币只是交换过程的一个“约定”,而这个约定(即购买力)会不断发生变化,甚至会变成废纸,这是因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缘故。

根据“通货”的定义,就是“流通货币”的简称,各国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本国的通货。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都是世界经济活动中常见现象。

现在,欧元区和日本就出现通货紧缩现象,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就出现了通货膨胀。

通缩=物价下跌

通货紧缩可以让你的钱更具购买力,但通货紧缩的情况并不多见,也不会像通货膨胀那样严重。在欧元区,在2015年4月,买一件商品需要1000欧元,到了2016年4月,买这件商品只需要998欧元。

相对来说,通胀会更为大众所普遍关注,而较少关注通缩,因为通缩发生的几率很小。不少经济学家认为,通缩会阻滞经济增长,增加失业。所以,各国政府不希望发生通缩。

一旦有通缩的苗头,政府就开动印钞机印钞票,或者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以及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和出售债券或票据,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抑制住了通缩。

目前,欧元区、日本、丹麦、瑞典、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出现了通缩,这才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把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或隔夜存款利率下调为负,试图增加货币供给量。

看到这里,也许有读者会问:既然这些地区和国家都发生了通缩,为什么不开动印钞机印票子呢?这样多简单。

——要知道,货币如猛虎,放出去容易,收回来极其难。一旦钞票印多了会造成恶性通胀,央行的很多货币工具就会失灵,这会给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对印钞都有相当严格的控制。

通胀=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可以让你的财富化为乌有,并且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胀。尤其在津巴布韦,在1980年,10亿津元是一笔巨资了,当时可以兑换14.1亿美元。到了2009年1月1日,这10亿津元只能兑换1000万亿分之一美元。

如果说,“钞票印多了”是通胀的外因,因为纸币的制造成本太低了,可以忽略不计,需要多少钱就可以印出多少钞票来。而通胀的内因是货币的材质——纸。

纸币就是政府的信用凭证,它仅保留了货币的交换价值。由于信用纸币无任何抵押物,政府让它值多少钱就值多少钱。

说到通货膨胀,不得不提到两个典型的通胀国家——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

津巴布韦:乐土沦为贫民窟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与南非相邻,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纯内陆国家,于1980年独立,独立前系英国殖民地。

建国之初,得益于发达的农业,津巴布韦与南非一起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这时的津巴布韦的货币也相当坚挺,1津巴布韦元兑换1.47美元。是一片安居乐业的人间乐土。

然而好景不长,从2000年开始,津巴布韦的经济一路下行,至2009年时已处于崩溃的边缘,曾经的乐土沦为了“贫民窟”。究其原因,一切还是因土地而起。

在建国初时,津巴布韦全国80%以上的可耕地,被占人口不到5%的白人占有。从1992年到2000年,政府修宪,总统穆加贝宣布强行征收白人土地,分给黑人。然而,穆加贝或许没有料到征地的严重后果。

在国内,懂管理会技术的白人农场主走了,拿到农场的黑人兄弟们在喜悦过后,却发现自己没有能力管理农场、种好庄稼,农业生产每况愈下。

在外交上,穆加贝强行推进的土地改革,损害了西方国家的利益。1998年,津巴布韦联合安哥拉和纳米比亚出兵支持刚果(金)卡拉比政权,击败了外国军队扶持的反政府武装。2001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制裁津巴布韦。

2002年,国际金融机构和西方国家,停止向其提供除粮食救济援助之外的其他援助。从此,津巴布韦的农业、旅游业和采矿业一落千丈,经济逐渐濒于崩溃。

在内外交困的环境,迫使津巴布韦走上了超发货币的路子。为什么要超发货币呢?

当时津国各行业的不景气,政府财政赤字严重,生产力进一步下降,市场上的货物商品更少,价格高涨不下,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得货币贬值,央行不得不再印发更多的货币放到市场流通,弥补财政赤字。

更可笑的是,由于印钱需要成本,当纸张、墨水和开动机器的成本,大于纸币本身的面值,就会出现越印钱越亏钱的局面,于是津央行停止印钱。

然而,一旦停止印钱,会导致整个银行系统缺钱,经济陷于停止,政府财政崩溃,于是央行不得不增大纸币面值,这就形成了通胀恶性循环。

从2001年到2009年,津央行不断加大纸币面值。根据研究机构的估算,2008年11月,津巴布韦的通胀率为79600000000%。

2009年1月,津央行发行了面值100万亿的新津元。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大面值的纸币,不少游客都会买几张作为收藏,成了令人感叹的“文物”。

随着发行新货币的速度越来越快,津巴布韦元贬值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2001年,100津元可以兑换1美元,到200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兑换到1美元,1000亿津元只能买到3个鸡蛋。

由于政策失误,津巴布韦人均购买力倒退了50年,此时的津币彻底沦为了垃圾货币。

2009年4月,津巴布韦政府宣布,新津元退出法定货币体系,以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作为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中,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又加入到津国法定货币体系。

委内瑞拉:资源大国的崩溃

与津巴布韦相似,委内瑞拉也是个自然资源能源大国。石油储量、天然气储量、煤炭储量排名世界前列,水力资源也极其丰富,全国电力供应主要来自水电。

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但是目前,委内瑞拉也正在步津巴布韦的后尘。究其原因,源于“劫富济贫”。

委内瑞拉强人查韦斯,1999年上台执政,一直干到2013年去世。他的政绩大概有:土改、女权、对私营石油国有化、反暴利、最高限价、给穷人分配别墅。

就这样,查韦斯打击商品市场与大涨福利,这是蜡烛两头烧,很快耗尽资产。打击市场,税源减少,投资消失,就业降低。大涨福利,开支增加,负债飞涨,食利者就业意愿降低。

很快,再富的政府,石油再多的国家,都发现自己面临窘境:欠了一屁股债,却没了收入。那既然政府有印钞机,查韦斯的方法也一样:欠钱怕什么,我来印。于是,委政府就开始大量印钞,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2008年1月1日,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委内瑞拉实行货币改革,发行强势玻利瓦尔替换玻利瓦尔,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率是1:1000。即过去辛苦劳动积攒的1000玻利瓦尔,现在仅值1强势玻利瓦尔。

然而,货币改革未能阻止通胀继续。居民不信任本币,兑换美元,政府开始外汇管制,企业必须把外汇上交央行。企业没有外汇就无法进口商品,而委内瑞拉居民的日常消费品又主要靠进口。

在这种情况下,进口减少必然造成商品供应短缺。进口商品稀缺又推高了物价,造成恶性循环。如今,委内瑞拉食品和生活用品短缺率高达90%,药品短缺率高达80%,导致疥疮、疟疾、痢疾、阿米巴病等多种疾病发病率蹿升。

通胀导致的物资匮乏,让委内瑞拉恐怕连钞票都印不出来了,那时本国货币体系必然崩溃,而只能流通美元等外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6年4月预测,委内瑞拉今年的通胀率为481%,2017年将达到1642%。一个自然资源如此丰富的国家,竟被通胀把经济压垮了。

各国反思通胀:

根据一些国家的民意调查显示,在众多经济事件和社会现象中,民众最反感的就是通胀。因此,物价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物价稳定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为此,很多国家央行把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如欧美等多数国家把通胀率锚定在2%上,新西兰规定中央银行的唯一目标就是稳定物价。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瑞士:清醒的瑞士人站在委内瑞拉人的反面,坚决否决掉眼前的福利。在全民公投中,多数瑞士人反对最低工资(月薪2.8万人民币),因为知道没有免费的午餐,保障了最低工资,就降低了投资和竞争力,最后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
(金融博弈 http://www.jrboyi.com收集整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恶性通胀: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货币崩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