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背景下投资理念的变迁
周贵银:如果说全流通之后中国的A股市场的变化,那就是投资理念会发生很大的变迁,比如大股东的行为比以往更应该受到市场的重视,再比如没有成长性的股本扩张将不再受市场欢迎了等等。为了深刻理解全流通或者当前A股时代背景下的投资理念,今天我们请来上海滩比较知名的专家齐聚一堂做一个交流。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直接进入主题,先从石建军开始,石建军是我们的前辈了,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股市一起成长的,到目前依然活跃在电视屏幕上,对投资理念的变化应该很有发言权。石建军:很感谢上证报能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也谢谢贵银对我的介绍。我本人很喜欢探讨理念,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投资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投资理念,是形成正确的投资策略的前提。
我一直在想,全流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那就是总股本变成了流通股本,也就是两者相等了。这意味着市场规模一下子扩大了很多,无疑提高了市场炒作股票的难度,股票的价格显然会越来越向着国际公认的估值体系靠拢。这将促使整个市场的投资理念向更加注重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方向变迁。低估值和成长性,将越来越成为投资者选择股票的首要原则。
最近市场都在思考,到底是以大盘蓝筹股为投资对象还是以中小盘成长股为投资对象。实际上,选择大盘还是小盘,应该以宏观经济所处的大背景为原则,与是否全流通为无关,但是全流通让大盘股更大了,小盘股变成中盘股,真正的小盘股都是刚上市的。但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盘子,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周期规律来看,要根据市场不同的发展阶段。比如去年就得以中小板投资为主,现在就是上海主板的天下,创业板就不行。但是你不管选择哪个市场,哪种风格,必须做到适度超前的把握,否则,无论如何都没法做的好。我是喜欢预测热点并适度超前把握的,但是别人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你不善于预测热点和波段,那还不如捂住一组你看好的股票,这样反而更省心。其实,全流通也好,不流通也好,理念就有三种风格:长线持有、波段操作、短线出击,到底用哪个,其实只要自己能适用就行。
当然,全流通之后我们有一个更大的事件,就是有了做空机制,今天我看到吴君也来了,我想他一会肯定会谈到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说了。关于投资理念,大家能记住一句话就可以,那就是投资者会越来越理性,越来越不容易被忽悠,大股东也好,管理层也好,都应该以经营为核心,只有真正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才能走的长远。
周贵银:谢谢石老师的阐述,石老师的观点似乎是在讲,无论是不是全流通,都要根据不同的市场阶段做出不同的选择,盘子大小不能作为选股的标准,关键还是看上市公司能否给我们创造价值,私下石老师还给我讲过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理念,比如现在是通胀时期,选股和理念就不能一成不变。接下来我们听听余炜老师的观点,余炜是我们上证报的老朋友了,每天都有视频节目在我们中国证券网播出,以后我们还会请余老师到我们演播室做专题讨论的嘉宾。
余炜:前面石老师讲了,观点很明确,我也很认同。全流通,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大股东角色的转变。以前上市公司本身业绩的好坏跟大股东的利益没有太多直接联系,这样的市场往往出现的是大股东与市场中的一部分资金暗箱操作。全流通时代,这样的现象不能说完全消灭,但至少大股东在违规操作前还是会考虑风险和收益的配比。由此,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成长性会越来越多的成为大股东需要考虑的因素。
关于流通盘大小的问题,我也说点不同的观点。今年1季度的行情过去后,大家发现去年炒的风风火火的中小市值股票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而去年一直处于低位区域的绩优大市值品种在稳步攀升。其实这并不说明绩优的大市值品种投资价值就一定优于小市值品种,只是在全流通时代,估值体系还是会发挥它的作用,无论高估值还是低估值的品种都有价值回归的要求,不同行业,不同市值的品种应该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但一定是动态的估值中枢,过分超越这样的中枢就有回落靠拢的要求,反之亦然。在选股中,主要关注股票的合理定位,只要定位是低的,就一定有价值重估的要求,而一旦确认价值低估,买入后就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去伴随它的成长,切忌过度摇摆,或者被市场中不断涌现的热点所吸引。
我想大家崇拜巴菲特,但大家应该看到他在网络科技股最为热门的时候就能不为所动。在全流通时代还是建议大家,不要总盯着那些热门的股票,更多的从上市公司业绩和成长性出发,无论在盈利还是亏损状态下,敢于对低估值品种长期持有。
周贵银:接下来我们听听吴君的,吴君是我们在座各位唯一专业从事期货交易的,能否从股指期货角度谈谈我们正面临什么变化。
吴君:对于股指期货,还是个新生事物,我们还没有完全放开,但是将来的变化,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一直主张,全流通时代、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会共同作用影响A股市场,将产生“超流通效应”并让我们的A股产生价值重估效益。现在期指交易量实在太大了,而且还不是所有人都能随便开户的,即使开户的也不是随意可以开仓的。尽管这样,交易量已经很大了。3月份,股指期货日均成交量超过18万手,成交额日均在1800亿元,远大于其对应的股票现货的成交额。随着市场进一步发展,杠杆放大效应还会体现。交易量的放大,同时意味着计价活动日益频繁,价格精准度将提高,目前的权重股的价格都将在这种巨量的成交中面临价值重估。
我举个形象点的例子,我们可以把做股票想象成用手抓东西,刚开始市场限制流动,相当于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手套越厚,操作越不灵活,灵敏度也不高,所以操作也往往失真。随着流通比例的提高,手套逐步变薄,全流通就把手套基本去除了。
总之,我认为在全流通时代,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应当从沪深300权重股中寻找价值重估和短线投资机会,从沪深300指数外的股票中寻找价值投资和趋势性机会,利用股指期货把握指数上涨行情,利用商品期货寻求抗通胀的保值防御。我就简单讲这么多,等其他嘉宾讲完之后,我们再充分讨论。
周贵银:关于股指期货,我发现市场上一直在讨论阴谋论,大资金完全可以通过权重股影响期货市场。反正A股市场上即使亏钱,只要在期指上能赚钱就行。跨市场操纵是否存在于现实中,我们还要观察,但是做空交易的实施,或许会让市场的估值重心整体下移,这个我们可以留在以后探讨。接下来我们请徐广福谈谈,徐老师是我们上证博客全国行昆明站的演讲嘉宾,博文有时以短小而精湛为特征。
徐广福:好吧。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市场容量非常狭小。在2005年的时候,市场容量仅仅有一两万亿左右的流通市值。而到目前市场上的流通市场已经达到27万亿左右,市场容量的暴增注定了分化的开始。2005年年末M2的余额只有29.88万亿元,而目前M2的余额超过72万亿元。也就是说市场容量增加超过10倍,M2增加还不过1.5倍。这也是市场始终不能发动大级别行情的主要内因。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自2009年开始中小市值股票不断走高,而传统权重股不断走低的原因。正像一个跷跷板,一边高了另一边就低了。而在资金不断紧缩的大背景下,市场自然容易选择市值小、题材多的中小股票进行操作了。
最近很多投资者应该也发现了这个现象。虽然是同行业,但有的股票在上涨有的股票在下跌。这和过去的齐涨共跌出现了完全的背离,其实恰恰是市场投资理念转变之后的精耕细作的表现。
在当今的市场,投资者需要牢牢把握住新兴加转轨两个特征。“新兴”说明市场对高估值可以接受,但只是阶段性的、动态的。“转轨”说明并不能盲目按照历史上市盈率的高低作为买卖的重要依据。投资者如果看不到产业资本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市场影响力,即使最老练的猎手也不可避免的发生滑铁卢的惨败。根据近期市场状况,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关键词:扩容,业绩增速,产业政策,物价管控,货币政策,减持,投资者风险偏好等。把这些东西理解好了,自己也就找到了符合自己个性的理念。
周贵银:徐广福讲的东西,很值得思考,但是要想深刻理解它似乎并不容易。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M2的增速与市场容量的增速严重不匹配导致了局部牛市,而且这个局部不仅仅体现市场之间,而是体现在行业间甚至是行业中个股之间,也就是他说的精耕细作,这是一个很好的词语。如何才能做到精耕细作呢?这其实是涉及到选股方法上的问题。选股问题我们可以专门找时间去探讨。接下来该轮着郭峰谈谈了,这个郭峰是东北证券的郭峰,当然今天到现场的还有中信证券的郭峰。我们暂且把东北证券的叫大郭峰,大郭峰先给我们谈谈吧。
郭峰(东北证券):关于全流通,大家可能还没有一个精确的概念,我这里有个数据,截至2011年3月31日,沪深股市总市值为27.7万亿元,流通市值为20.7万亿元,流通市值与总市值的比例达到75%,基本上已经到了全流通的时代。这个时代公司、行业基本面已经占主导地位,今年年报高送转行情的降温,已经初步反映全流通时代投资者更关注公司基本面。
股改虽然结束,但我们仍然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我的感受是现在的IPO制度仍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市场化。2010年初,我们预测到2010年底流通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接近90%,实际情况是,1年的IPO下来,这个比例反而降低到75%。也就是说,我们还在不断制造新的非流通股。证监会虽然推行了IPO改变,搞了市场化,但是遗留下来的问题还是存在改革不到位的现象。在全流通投资理念的研究方面,我觉得应该首先提倡IPO的再改革。小盘股的“三高”:高溢价,高估值,高超募,在每家小盘股当中都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还是和我们的改革不到位有关。我相信证监会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目前小盘股市盈率与沪深300市盈率的比值在3倍左右,成熟市场这个比例在2倍左右。而我们的创业板业绩增速似乎还没有达到市场给予的高估值的水平,未来这一比值可能有下降压力。
既然证监会还会继续改革,那么将来高估值高溢价发行的现象就会得到遏制,其实就已经在向我们表明,高估值现象将来会有所改善。今年以及以后,低估值和高成长会成为重要的选股组合。这里我们需要思考,高成长就一定要高估值吗?今后大家选股的重点或许就是动态的寻找那些高成长但动态估值却不高的。说白了,全流通和IPO改革彻底之后市场会越来越理性。
周贵银:看来IPO的发行制度改革还要继续,郭峰考虑的比较长远,接下来我们听听胡昱明的看法,国泰君安经常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胡昱明:谢谢贵银,刚才我在想,在股市里要真正做到稳定地赚钱,必须得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并去坚持。我最近在研究两个投资方法,就是政策投资和股本投资。
政策投资,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真正要吃透政策精神和思路,这是对自己提出很高要求的。其实,这是一种理念,既然股市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那么股市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为经济服务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么使用工具的人就会暴露出自己的意图。猜测其中的动机,然后顺势而为,不管业绩和估值。因为业绩预测是有很大不确定的,而估值都是相对的。低估值只是个动态的说法,今天估值低是因为它业绩每股2元,明年由于经营不善每股收益1毛了,那么低估值就瞬间变成高估值了。所以,还是跟着政策走比较好。
那么什么是股本投资呢?就是把握住小盘股的股本扩张能力,从而获取超越于指数的收益。这个在中小板刚设立的时候很时尚,但是创业板现在体现出一定的风险了。今年创业板很多高送转的股票,但是表现很差,多数都是见光死。所以,任何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股市中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变。但是无论怎么变,小公司成长成大公司就是要靠股本扩张,否则估价就要上千元了,这在中国来说,还是会恐高的,不利于市值的成长。
前面很多嘉宾谈到了全流通时代投资理念的变迁,我个人以为,无论投资理念如何变迁,以下几大理念仍将成为市场的主流理念,那就是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有了这两大投资理念,你就有希望在股市长期生存下去。我就说这么多,其实关于投资理念,任何一个都可以讨论半天,我们今天只能走马观花式的讨论一下了。谢谢!
周贵银:谢谢胡老师,无论理念怎么变,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是两大主流,永远不变,关键是如何判断价值和如何判断成长了,甚至我认为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根本就是一回事。接下来我们请袁建新谈谈。
袁建新:好,我今天要谈的东西可以用一句话形容一下,就是“新格局正在悄悄形成”。大家留意一下就会发现,现在新名词多了,比如: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对冲、转融通等等。每一个新名词的逐渐走进我们的投资视野,标志着一个新的交易手段的到来。这就是为什么说新格局正在形成的原因。
我归纳了一下,发现新格局有两个内容还是很值得重视的。首先是“股民专业化”,以前只要股民知道MACD、KDJ就可以在股民中有点地位了,要是能够数数浪,一定会被刮目相看。现在,哪怕是一个老太太都知道CPI、GDP,都知道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利率对股市的影响,都知道宏观经济政策的巨大威力。一些有实力的股民,甚至会去参加我们的从业资格考试,走进大学读研,他们不为一张研究生的文凭,只是为了提升视野的高度,学习用机构的观点来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股民的理念越来越成熟,既然是成熟了,那么投资的成分就大,投机的成分就小。其次,“信息网络化”,这一点似乎不必多赘述,前些天,我们公司的外网断了几分钟,上上下下都发现了,已经须臾不能离开网络了,这一点放在10年前,似乎不可想象。十年后,或许平面媒体不再重要,现在已经开始出现这个迹象,创业板公司可以自主在网络上发表信息公告就是一种探索,一旦成功,主板是不是也会跟上呢?我说这个的目的就是信息的传播很快,那么对信息的解读并作出反映就很重要,所谓事件性推动的机会,就是一个明显的变化,就看谁反应的及时,谁反应的真确了。
总之一句话,全流通时代的到来,理性投资和信息加工和解读将成为投资者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周贵银:非常到位的描述,信息化时代就看谁掌握的信息多,谁理解的深入而又正确。接下来我们请中信证券的郭峰,也就是小郭峰谈谈。
郭峰(中信证券):谢谢贵银,我和贵银是多年的朋友了,很感谢能有这么个机会向同行学习。关于理念,我觉得不同性格的人投资理念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冒险,喜欢高风险高收益。有的人则讨厌风险,觉得宁可少赚点,安全是第一位的。很显然风险喜好者和风险厌恶者的投资理念也不一样。我本人崇尚宁可少赚点,安全第一的投资理念,多年以来一直研究如何来规避风险且能有效盈利的方法,经过实践证明,超级短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超级短线的交易,几乎是无风险的!(金融博弈 http://www.jrboyi.com收集整理)只不过,这种超短线的操作,需要相当高的看盘和操作水平,并不是适合一般人参与的。但它最起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觉得风险不好控制,怕亏损,想盈利,那么,你可以参与快速的短线交易,将风险化解于无形。运作比较成功的就是涨停板战法,其实这也是一种理念,追强势股,如果追的成功,收益率会非常可观。看上去风险大,其实风险很小,就是我们常说的强者恒强。当然,这样的理念适合有激情的投资者,对盈亏可以一笑而过的人。我身边有些朋友,只在下午买股票,对下午能走强的个股开始逐步建仓,次日有盈利或者根据一定的原则卖出,效果非常不错。而且很少有熊市来临的时候能套住他,2008年他从这个方法中受益颇多。
周贵银:小郭峰说的的确是这样,市场中存在这样一些投资者,每天只研究涨幅榜,然后在涨幅榜上选股并择机介入,有的是等强势股盘中回调或者回调2-3天的时候果断介入,有的是专门追第三个涨停板的股票,但是纪律都很严明的,按照这个方法如果能追到江苏吴中这样的股票,收益率的确很可观,如果严格按照均线系统追踪趋势的做法,能要比做中长线的盈利丰厚。胡嘉也谈谈,大家都对你比较熟悉,在股民中的粉丝也算是很多了。
胡嘉:在全流通环境下,市场无疑将面临新形式下的资金格局多元化,多元化的资金格局会产生多种形式的投资(投机)理念和市场号召力。全流通时代,股票价格应能被市场充分挖掘,那些账面价格低于真实合理价值的股票存在价格低估的投资机会。其实,有一个方法既简单又有效,那就是布局没涨过的公司而又有基本面改变的预期。比如有的人专门做ST公司,有的人专门买盘子适中的低价股,然后就等着。回顾一下,很多高价股、大牛股都是从低价股开始涨的,比如包钢稀土、国电南瑞等。大家注意看一下王亚伟买的股票,很多都是低价股,只要能盈利,适合自己,就是好理念。
周贵银:好了,经过长达4个小时的讨论,大家都针对投资理念的话题做了阐述。投资理念是个大题目,如果要讨论,哪怕其中一个小理念就可以讨论一天。今天我们算是粗略的谈,以后我们再找时间充分探讨,最好能有实战案例。
市场上没有专家,只有输家和赢家,无论你采用什么方法,也无论是什么理念,只要能赚钱,就是好方法、好理念。有一次我在济南出差,和一个出租车司机聊,他居然近十年只做五粮液,自己也只喝五粮液。他现在手头有四套房子,全都来自于该股,而自己跑出租的钱只是补贴家用。不用看盘,就知道该股的走势、形态和基本面情况,可见对五粮液的熟悉程度。也就是说,哪怕一生只做一只股票,也是一个不错的理念。还有的人根据自己判断买那些没有涨过的股票,做一个组合,比如5只,然后确定一个目标,比如30%就卖,每个都这样操作,那么他的股票就基本上可以保证盈利卖出。至于他是如何处理一直达不到30%盈利个股的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是一个很好的理念。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谈到这里,下次活动至于要讨论什么话题,我们在群里先确定好。谢谢大家,感谢大家能出席这次俱乐部活动,期待下一次再相聚。
(金融博弈 http://www.jrboyi.com收集整理)
页:
[1]